立法會工務小組今日(19日)開會討論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有關計劃,路政署署長邱國鼎表示,下半年將會邀請供應商及營運商提交意向書,爭取2026年就工程招標,在2027年動工,政府目標在2033年前落成項目。但立法會議員認為2033年才能落成,進度太慢。香港的工程建設速度,明顯地落後於大灣區其他城市,到底有哪些因素導致這樣的結果,值得政府和社會多加關注,找出原因,解決問題,讓香港提速提質發展。
政府在今日召開的工務小組會上,向立法會申請2.6億元撥款,展開這項工程的顧問勘查及設計研究。項目全長約7公里,其中包括約6公里高架橋及約1公里隧道,沿綫設有8個車站,包括彩虹東、彩雲、順利、順安、秀茂坪、寶達、馬游塘及油塘東。
東九龍的鐵路計劃,早於2014年已寫入政府施政報告,當時計劃於2025年建成。東九龍的居民長期受困於交通配套不足的問題,對於這項鐵路計劃可謂翹首以盼,但時至今日,仍然十劃未有一撇,東九龍居民感到失望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現在,政府終於落實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的建設計劃,但預計仍須到2033年才可以落實。十年之後又十年,這自然會令東九龍居民再次對能否落實工程建設,存有疑問,也難怪立法會議員會提出建設速度過慢的質疑。
對於這項工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建設,政府其中一個解釋是,項目涉及在繁忙地區進行交通改道及地基工程,故需時較長。相信承建商改用組裝合成法等新技術後,有望可以縮短建設時間,實現提前落成的目標。不過,這樣的解釋顯然難以服眾,政府仍須積極思考,如何才能實現提速提質,讓東九龍居民早日圓夢。
香港在大灣區整體發展中,與周邊幾個主要城市相比較,發展速度明顯較慢,尤其是在基建方面。三年疫情過後,香港居民再次到深圳、廣州、珠海,感覺與以往大不相同,彷彿到了另一個新的城市,由此感慨內地城市的發展速度之快,更擔心香港如果不作出改變,將會落後於平均水平。
深圳的地鐵系統已十分發達,高速便捷地運作,令人感到方便。而大灣區亦已建成橫跨廣州、佛山、東莞、肇慶、惠州5城市,全長258公里的中國最長跨市地鐵體系,發展速度令人嘆為觀止。
即將通車的深中通道,橫跨珠江兩岸,全長24公里,其中涉及海底隧道和橋樑建設,工程十分複雜而艱巨,創出多項世界第一。不過,即使這樣一項複雜的工程,內地也只用了7年時間就能建成。
大灣區各市的交通基建建設的高速發展,將大灣區各市連在一起,對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極大。相比之下,香港的建設速度已遠遠落後。
香港的發展建設,跟不上大灣區的速度,是值得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重視的問題。到底是哪些環節,令香港未能提速發展?如果是科技運用和技術的原因所致,那麼香港應該虛心地向大灣區內地城市學習,引入最先進的建築科技和技術,實現提速、提質。如果是政府制度和檢測、驗證的機制導致香港未能提速,則有必要從中檢討,推進改革,建立起更符合時代要求的制度和機制。
大灣區發展一日千里,香港應該要有引領大灣區發展進步的雄心,而不能拖後腿,積極應變,大膽改革,才能適應新的發展要求。
文:文武
資深傳媒人,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